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就是“芯片”中的“芯片”。小麦是保障口粮安全的关键,尤其是冬小麦占我省小麦面积的80%。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省农科院一批旱农专家就在镇原试验站开始冬小麦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工作,40多年来先后收集鉴定评价和保存优质种源3000多份,选育出18个“陇鉴”系列抗旱优质小麦新品种,实现了陇东地区小麦品种的六次更新换代,旱地亩产量达到了280公斤。省农科院副院长樊廷录说,近10年来我省育种专家团队突破了抗旱丰产与优质协同提高的强筋种质,选育出陇鉴115和陇鉴117旱地高强筋品种,支撑了“陇东粮仓”建设和优质化生产水平。
作为农业大省的甘肃,小麦种子在这片土地上轮回繁衍,经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不断书写甘肃种业新的篇章。
精准育出好麦种
以兰天10号、兰天23号和兰天33号等为抗锈亲本材料,新选育的兰天36号、兰天43号和兰天45号,不但对小麦条锈病表现免疫,而且高抗小麦秆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有效遏制了小麦条锈病扩展蔓延,降低了该病对我国广大东部麦区的危害程度。
以引进的国外硬红粒种质为亲本材料,历时18年选育出的陇鉴117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含有多个优质、抗旱、硬质相关基因,抗旱耐寒表现明显,与陇鉴115搭配,能够满足我省中东部旱地小麦强筋品种需求。
……
“近年来,我省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的目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开展了小麦良种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抓点示范,形成了区域优化布局,集成组装推广了小麦优良品种、标准化高效种植技术,为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优化品种布局、提升单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近日举办的全省冬小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现场观摩交流会上,省种子总站负责人说。
目前,我省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玉米、蔬菜等育种创新体系,以省、市科研院校为基础、部分农技推广单位和企业积极参与的小麦、马铃薯新品种育种创新体系,培育了一大批优良品种。
“十三五”以来,全省审定品种952个,其中小麦品种133个,形成了以兰天、陇鉴、陇春系列为主导,陇育、灵选、中梁、酒春、武春等为补充的品种体系,为全省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品种支撑。
示范推广效果佳
在承担国家冬小麦旱地组试验、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陇中片冬小麦生产及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平凉市种子、科研、推广部门每年引进冬小麦品种20多个,先后筛选出铜麦6号、兰天26、兰航选122、兰大211等10多个品种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为平凉市小麦生产提供了优质高产品种。
近年来,我省各地把小麦品种展示评价、标准化种子生产示范点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手,大力推动。建立了“看禾选种、科学用种平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种植水平,为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提高小麦种子商品化率、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加快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今年省农科院旱农所在宁县陇鉴116原种生产示范点,采用宽幅播种、晚播、机械化耧施追肥、无人机进行锄草和生长调节剂的喷施,与农户模式和早播麦田相比,其苗情长势、抗春冻能力明显提升。
在推广模式方面,我省依托丝路寒旱农业科技支撑项目,建立了“政府+科研院所+农业部门+企业+合作社”合作经营的模式,初步形成了从种源-种子生产-质量控制-品种推广的小麦种子生产和推广体系,加快了优良品种生产推广。
我省利用种子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已有的基地、吸纳部分农户,采取统一耕作、统一良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五统一”销售方式,既保证基地种植规模、又确保种植品种质量,解决了过去小麦种子繁育采取的“农户繁殖种子+企业收购”模式,从源头上保障种子纯度和质量,同时加快了新品种的成果转化和推广速度。
在良种推广上,种子生产企业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建立营销网络等方式不断提高种子商品化率,形成了可复制、易推广的种子生产推广模式。
强化科企合作,省农科院小麦所与甘肃新千粒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在酒泉市建立2000亩陇春44号优质中强筋春种子示范基地。省农科院旱农所与庆阳市当地种业公司合作,500亩以上规模的标准化小麦良种生产企业由2021年的1家增加到2022年的4家,这些良种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对本区域种子质量的提升和小麦增产将产生积极影响。
质量管控有保障
随着推广模式的更新、种子生产基地的建立、生产加工设备的不断升级以及质量认证工作的跟进,我省小麦种子质量在不断提高——
镇原县种子管理站针对品种混杂退化问题,把提纯复壮工作常态化,每年都在观察已推广主要品种的混杂情况,对于混杂严重品种及时选穗开展提纯,确保品种纯度,延长品种寿命。
平凉市种子站坚持把保障种子质量放在首位,结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工作,对小麦种子生产、收购、加工、贮藏及销售等全过程进行检测检验,从严把好品种源头、市场准入、种子质量“三个关口”。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种子机构共有技术人员1269人。探索开展了小麦种子质量认证工作,提升了企业质量管理员的质量意识和检验水平,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把控意识得到明显提升,逐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为小麦种子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从种子质量管控上看,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省级种子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张掖等7个市、县种子质量检测中心为辅助的种子质量检验技术支撑体系,建成了玉米标准样品库及DNA指纹图谱库,种子质量年检测能力达到3万多份,使我省检测能力和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省种子总站负责人说。
完善小麦良繁体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甘肃省全力推动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就是“芯片”中的“芯片”。小麦是保障口粮安全的关键,尤其是冬小麦占我省小麦面积的80%。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甘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蔬菜知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caizixun.com/news/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