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下乡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积极探索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一种重要模式。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国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城乡人才自由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人才下乡开展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多。企业家、高校毕业生等人才下乡以及能人回乡,利用空闲农房开展活动,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传统优势,释放农村各类资源增值增收潜力。比如,开办农家乐,租用农房打造成书院,开展国学传统文化活动,开办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文化博物馆,开展农事体验等创新创业活动,人才下乡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人才下乡带动了村民致富。人才下乡创新创业为当地农民带来诸多好处,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并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农民将闲置农房出租,直接增加了房租收入。部分村民在下乡人才的带动下,也将自家的房子装修改造,办起了农家乐等,增加了经营收入。同时,人才下乡还解决了当地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人才下乡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人才下乡为农业农村发展引入了人才、资金、技术、项目,推动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盘活了农村闲置房屋和资源,促进了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农事体验、养生休闲等新经济新业态。人才下乡连接着城乡,也推动着城乡之间商品、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互通流动,使乡村更加开放,进而和城市融合发展。可以说人才下乡有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人才下乡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许多农民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乡村,商业经营理念不强。而下乡人员有的在城市从商多年,经验丰富,有的在城市工作时间较长,见多识广,这些人才下乡不仅增加当地常住人口数量,也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逐步改变着当地村民的生活形态和思维方式。村民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经商思维,不再局限于从前的一亩三分田,开始主动寻找创新创业的机会。
人才下乡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各种人才自主流动到乡村,带着资金、技术、生活方式、就业岗位来到乡村,与当地村民相互依靠、相互帮助,城乡文化交流融合,推动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创造出乡村新的社区形态。有的村干部意识到人才下乡后这种新变化,对村庄发展规划,以及讨论有关村庄事宜时,会有意识地让下乡人员参与其中,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让下乡人员了解其他村民的认识和看法,努力促进下乡人才和村民融为一体。
尽管人才下乡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还有较多农村地区不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也没有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状况较差等,这样的地方闲置农房虽多,却很难吸引人才下乡。再比如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有的下乡人员和当地村民在经营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现象,新的社区形态带来新的问题,以及存在下乡人员购买农房的意向与现行政策法律规定相冲突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人才下乡健康持续开展,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和努力。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生活条件,是人才下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硬件要求,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促进人才下乡的当务之急。为吸引人才下乡,引导各类人才流向农村,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整治和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要坚持自愿原则,允许闲置农房以多种利用方式长期并存。一方面通过宣传让更多农民认识到出租空闲农房的好处;另一方面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强迫农民出租房屋,更不能急于达到连户成片租用农房的效果。应在保护农民宅基地和房屋权益的前提下,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让农民自己选择利用空闲农房的方式,允许农民对闲置房屋等资源自行经营、出租、入股等多种利用形式长期并存。
要加强对新社区的治理,进一步密切下乡人员和当地村民的利益联系。积极探索人才下乡后的社区治理模式,界定下乡人员的权益和经营范围,使同处一村的双方不会因界限不清而产生利益纠纷。
要促进人才下乡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创新。对下乡创业创新的人才要给予实际扶持,对乡村发展贡献大的人才给予奖励和补助,并为人才下乡提供各种服务和便捷条件。同时,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探索利用空闲农房和宅基地的方式,严格要求下乡人员遵照现有的农村土地政策,不能损害农民权益。通过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努力引导人才下乡健康蓬勃发展。
引导人才下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人才下乡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积极探索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一种重要模式。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蔬菜知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caizixun.com/news/2335.html